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幕拉开之独裁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民主其实就是较低程度的。虽然看上去这个说法有些摸棱两可,但依照历史和现实看,是一个人的,比如君主制;而民主不过是一些人的,比如议会制和内阁制。

  民主和是各有利弊的,并不是任何民主都好过,也不是任何都好于民主。最清廉的民主当然好过最腐败的,但这是一种最为极端的情况,它们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很低。相对而言,民主清廉但效率低,高效但易腐败,用民主的优点去比较的缺点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正如反过来拿民主的缺点去比较的优点。

  后世最多做出对比的,应该是另一种极端情境,即最高效的和最腐败的民主的比较。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腐败和无效率的民主远远比不上清廉高效的,比如象明代的文官首辅内阁制度。但在迷恋民主的人中,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最坏的民主也强过最好的。

  吴安平记得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著名的西方将领,在强敌压境之时,还在跟美女共进晚餐,有人就此讽刺,他却回敬道:“无法提供人民想吃的食物的政府,根本没必要替它卖命。这是民主主义的原则,不是吗?”

  如果照这样的民主原则推论,那看到满人入关大肆屠戮汉人时,就不必愤恨为何即便这样,百姓仍对汉族明王朝如此绝情,而义无反顾投入篡汉满贼的怀抱了。毕竟相对于仁人志士的一腔热血和盲目喊口号,有吃有喝才是最实际的。或许难以接受,但这就是历史,历史证明,其实政治体制对百姓人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还不如一个馒头一碗粥。

  那些在明亡时纷纷杀身成仁的人,不能说他们不可敬,也不能说他们愚蠢,但对比明史上那些木匠皇帝、好色皇帝、将军皇帝,两者总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地讽刺。而清末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主共和抛头颅洒热血,但民主了共和了,百姓却更陷于饥饿战火,处境反不如前,这同样也有那么一点点讽刺。

  西风东渐,无数民族精英对西式民主推崇备至,却不知贫民百姓对此全无兴趣。吴安平倒是觉得,关注其政体的民主形式,不如关注其政体背后体现的人文思想。

  中国史书上是找不到类似这样的话的:“国家灭亡是很不得了的大事,可是跟个人的幸福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对不少西方人来说,国家只是由人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只要人还在,这个政治实体改变一下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国家和个人比起来,个人是本,国家是末,个人重于国家,如崖山十万军民蹈海殉宋似乎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中国历代包括民国政治家的治国理念中,国家是一台大机器,百姓是螺丝钉,只要每个螺丝钉都乖乖呆在它该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