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0章 东西不对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个泽鲁,现在亲眼见识到,我boss的厉害了吧?”

  “救命啊,老板!”

  心有余悸的多鲁,此时是真正把王小涛,当做了自己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王小涛还没开口,穆森就“啪”的一巴掌,排在了多鲁的脑门上:“你个二货,就是这样找我的boss帮忙的吗?”

  多鲁猛地打了个激灵,慌忙从地上站起来:“是我唐突了,boss,咱们晚点见。”

  “带足诚意。”

  “放心,一定满满的全是。”

  穆萨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赶紧滚蛋。”

  不过,等到多鲁准备离开的时候,又慌忙拦了下来:“等会。”

  “表哥,你吩咐?”

  穆萨没有说话,只是将求助的目光,落在王小涛身上:“老板,我表弟现在出去,有没有事?”

  “放心好了,这一劫过去,一天之内,无碍。”

  “那就好,那就好。”

  多鲁离开的时候,心里依旧十分郁闷。

  这踏马的运气衰,也不能衰到这种地步吧!

  前脚才刚刚差点丢了性命,居然就只管一天。

  按照这样的说法,往后岂不是每一天,都可能有性命危险。

  不行,老子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青春年华没有挥霍,绝对不能死。

  越是对死亡的恐惧,多鲁心里的决心便越坚定。

  有救命之恩,然后还好似是唯一可以解决多鲁问题的神人,多鲁家族肯定是,必须拿出最高规格的谢意。

  当天晚上,多鲁家族,就送来了一批古董。

  大约有十几件的样子,其中大部分都是九州的瓷器,另外还有两幅字画。

  这些都是多鲁家族,从穆萨这里了解到的。

  虽然穆萨对于自己的老板王小涛,并没有太多的深入了解,但通过在古堡短暂的接触后,有一点就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自己这个老板,对于古董,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欢。

  送礼肯定要投喜欢的,其它的什么不敢说,但送古董绝对没错。

  穷玩车、富玩表,但真正的有钱人,其实也就剩下一个古董可玩了。

  特别是随着最近这些年,有钱人越来越多,古董更是成为了上等圈子里面,一个交流的筹码。

  多鲁家族,作为贝宁四大家族之一,肯定也离不开这些东西。

  只是收藏比起非洲之外的其它地方,就多少有些差强人意。

  几件瓷器,大部分以明朝的瓷器为主,看得出来,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候,虽然没有到达贝宁,但毕竟来到过非洲这边,在当时还是留下了,不少九州精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

  越窑青瓷。

  然后还有唐三彩。

  宣德为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这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所烧制的青花瓷器,在九州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不同于之前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这个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在烧制风格上另辟蹊径,以放弃了之前的高贵华丽,转而以古朴典雅的造型为主。釉色晶莹润泽,纹饰多姿多彩,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出了另外一种瓷器之美。

  和其它时期的青花瓷器相比,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其烧制技术,达到了一个真正的巅峰,其成就更是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镇陶录》中,更是用到“诸料悉精,青花最贵”,这样八个字,来形容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不仅在质量上独树一帜,即便是在数量上,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仅是宣德八年这一年间,朝廷就曾一次下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烧制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青花瓷器占据绝大多数。

  烧制规模、数量之庞大,由此可见!

  这个时期烧制的青花瓷器,不仅供奉宫廷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大宗商品,销往海外,然后还作为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

  这样的瓷器,出现在贝宁多鲁家族手中,不足为奇。但是越窑青瓷出现在多鲁家族,确实出乎了王小涛的意料之外。

  “嗯,不对!”

  “这东西,可不是真正的宣德青花!”

  “是那位的……错不了!”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