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1章 明宪宗朱见深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德青花,造型丰富,千变万化,从几厘米的鸟食罐、到几十厘米的大罐、大缸,应有尽有。

  是这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再加上其拥有的独特工艺和艺术魅力,一直备受世人推崇,为青花工艺之典范。

  官窑青花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光泽柔和不刺眼,于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民窑青花大都纹饰简洁,釉面欠缺广润,画法奔放,画面构图充满民间生活气息。

  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中:“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

  明王世性《广志绎》中: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

  明张应文《清秘藏》中:我朝宣庙窑瓷,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

  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按此明宣窑极胜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

  自明代成华朝开始,至晚清民国时期,均有大量的仿制宣德瓷器。就连康雍乾,这三位开创满清康乾盛世最辉煌时刻的三位皇帝,都仿制宣德青花,其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清代早期的仿造宣德青花,最大的优势在于帝王的重视。

  康雍乾三位皇帝时期,以宫中宣德青花为样本,集合景德镇御窑厂优秀工匠,进行攻关烧制。

  仿制工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从工艺的角度来讲,完全达到了一比一还原宣德时期的工艺。

  唯一的问题点,就在于青料的使用上,哪怕是仿制宣德瓷器最接近的雍正帝时期,也因为采用国产青料的原因,最多也就是做到了成色几近完全接近,但是却始终无法模仿出,那种只有进口苏麻离青料,才有的那种渗透入胎体的感觉。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康熙时期的宣德青花侍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纸花果纹碗、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时期的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以及乾隆时期的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和松竹梅人物纹盘等。

  宣德青花用料有两种,国产和进口,其中进口青花用料以苏麻离青料为主。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用了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腙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绘制纹饰即有单独使用,也有混合使用,往往是根据饰纹的不同而决定使用哪种钴料描绘那个部位的纹饰。在绘制时,尝试用国产料淡描勾线,进口料渲染。

  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很大的一个区别之处,在于苏麻离青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