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8章 在党校的讲话(下)_宦海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8章在党校的讲话

  萧宸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才接着说:“这个问题,我这几年一直在思考,通过这一次参加‘学齐东经验、立跨越之志、求更大突破’的大讨论活动,我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我认为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jī发苏北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的本性。人的这种本性是决定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最根本的因素。市场经济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把人看作是具有理性的经济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人先富起来,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刺jī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因此,无论从人的本性需要来说,还是从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来说,都必须把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硬道理。

  从发展的实践来看,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快,老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的yù望最强烈,哪个地方市场化进程就快、经济发展也就快。例如温州。温州是‘七山两水一分田’,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并不好,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高,然而近年来温州却实现了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创造了‘温州神话’。是什么原因?关键是温州人‘人人当老板’的致富yù望十分强烈,市场经济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再如岭南顺德。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各种做法,从此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实现gdp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级经济体。

  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苏北欠发达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得慢、观念转变得慢,没有真正把追求财富、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思想观念中还有大量的计划经济、小农经济的残余,表现为‘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等靠要’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当苏南在‘找市场’时,苏北却在‘找市长’,等待上级扶贫支持;当苏南全民动员抓经济时,苏北却在热衷一些非经济领域的创建活动,结果得到的是‘光荣的称号’,却甩不掉‘贫穷的帽子’;当苏南在大张旗鼓地鼓励干部群众大办乡镇工业时,苏北却在大搞农业结构调整;当苏南在狠抓招商引资、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苏北很多地方还没有找到大办工业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子。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苏北地区全民创业的jī情始终没有被完全jī活,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没有被充分jī发。

  刚才元焯书记讲了,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