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价值一栋楼的面试_长生两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学医,可是家学渊源,于国学一道自信也有些造诣,愿意接受各位先生的考校。”

  这是要证明自己了。

  坐在旁边的那个夏宗周教授早就对端木赐看不顺眼了,为人清正的他最看不起的就是作风不正的人,在得知端木赐“行贿”的消息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清除端木赐这只“害群之马!”

  于是夏宗周率先开口问道,“公元前489年,孔子在何地?

  旁边的一个老教授眉头一皱,低声提醒道,“这是中文系,不是历史系!”

  如果是历史系教授在此,想必也会说一句――历史系也不会考这么偏!

  夏宗周面不改色,“此题出自经典,通晓古之人自然是知道的。”

  端木赐却是从容淡定,“公元前489年,即鲁哀公六年,孔子困乎陈蔡之间。”

  夏宗周面皮一抖,他刚刚特意只说了公元纪年,却没有提春秋纪年,这无疑是在刻意的增加难度,可却没想到眼前这个“走后门”的年轻人居然不打嗑的就答了出来,这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却是不知道,“孔子困乎陈蔡”这件事不仅是端木赐亲身经历的,而且还是他一手解救的。当年孔子被人围困在陈、蔡之地,七日未进米食,如果不是他端木赐千里迢迢去楚国说动楚王派兵来救,恐怕后世就没有这个圣人了。

  端木赐继续说道,“《吕氏春秋》记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论语》也有言: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矣。”

  得!人家连出处、原文都指出来了,你还有什么好废话的?夏宗周无奈,闭口不语,示意让别人继续出题。

  居中的老者“呵呵”一笑,说道,“年轻人有点功底――我是颜执圭,我来考你一个问题,你若是通过了,那就算你过关。”

  端木赐颔首,“请说――”

  颜执圭道,“作为一个工作者,背诵是基本功,我就考你这个吧。”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颜应君一出手就是杀招,考背诵,看起来简单,实则困难无比。中国古籍浩如烟海,谁知道你要考哪一本哪一卷哪一章?更何况现在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了,查阅资料典籍方便至极,不像是古人那样非得要背下来不可了。如此一来,又有几个年轻的现代学者愿意去下这种水磨功夫?

  然而,这好像对端木赐没什么用啊……

  颜执圭问道,“《论语》泰伯篇第八――”

  端木赐应声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乡党篇第十――”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论语》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颜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