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三章:讼师社团的八字箴言_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后浙江一地按察使司的提举刑名,会根据百姓对当地讼师投诉与当事双方讼师平等覆盖的占比来决定。”

  “安静一下。我再补充一点,讼师的样子是官员的镜像,自然投诉越多,这地方的刑名问题也可能越多。这一点无可厚非。大家也很好理解。第二点,则是鼓励主官在面对当事双方地位悬殊时,主动给穷苦之人找到对应讼师,以减轻富商士绅利用讼师欺压百姓。当然,你们以后的名气也会来源于此。是否做一个好讼师,做什么样的讼师,能否洗脱百姓朝廷对你们讼师的偏见,全在于你们自己。”

  “最后,得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盘外招千万别被我们臬司衙门提举时给发现了,那样,你们恐怕也没机会再拜三位祖师了。”

  高翰文能这么做的根源是浙江现在大面积采用仲裁官仲裁制,司法已经逐渐与行政剥离。这事严查下去也不会影响太大。毕竟仲裁官又不是官身,只是城市良民而已。没有这个基础可不敢贸然乱做。

  当天下午的会议在后来被称为讼师协会第一次会议。能够明确地把那八字箴言写出来,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而高翰文,不仅用仁义指标去考核儒学,也在逐步用各项指标来考核自己新学的态度,却是深刻地烙印在了所有杭州人的心里。

  毕竟,还从来没见到一个大家是主动考核自己的。就算有指标也会推脱不合适,哪有这样没有指标也要创造指标来考核的。在杭州,讼师社团已经是新学之下的一个重要显学了。虽然在别处讼师还是人憎狗嫌的。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