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不会忽悠人的君子不是好君子_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本人也避免成为权臣而被诛戮的风险。

  但是,这有一个风险,就是时间,需要时间来理出利益共同体,并花时间慢慢融合。高翰文所做的一切都建立在有充足的时间让他给整个大明梳理一个利益公约数的基础上的。然而,尽管陛下还保着他,但以陛下的目前这个穿衣服饰春夏颠倒的状态,恐怕不会太多。

  但这是大明的机会,又何尝不是天下读书人的机会,只希望清流严党都能揣摩出其中苦心了。

  很明显,胡宗宪一点也不担心高翰文是没胆子改革才从利益公约数出发的,因为在胡宗宪的认知里,大明早已用不得猛药了。

  两人交谈了很久才结束,颜钧退出书房去偏房一个人偷偷用餐了。胡宗宪害的去大堂见面两位得力干将。

  “总督大人,我还是先说丑化吧。我手下的募兵基本都拒绝这个建议,他们就是要现银。说什么现在的银子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如果等十年,就算朝廷不耍赖,他们也亏很多。卫所军士这边意见小些,不过内心大都还是不同意的。”俞大猷知道自己昨天说话冲了点,但今天自己部下确实就这样,只得在开头表示下接下来说的是丑话了。

  胡宗宪听到这个,其实是不出意外的。只是发现俞大猷居然学会了客套,还是挺新鲜的。

  接着是戚继光汇报了:“我部下基本招募的都是江浙一带的穷苦矿工出身,穷怕了的,不见银子说不过去,目前也还思想拐不过来弯。这样,还得想个办法让他们更加愿意才行。”

  戚继光这话不仅说了困难也帮手下人开脱了一下。虽然滑头,却也提出来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如何在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让军士更愿意选择摊销奖励法。

  这在后世约等于一定得10块钱,与一定概率得20块钱差不多。关键是如何让人的主观评估概率上升,从而选择后者。

  什么时候,人们会高估一个事情的概率呢?这个问题眼前两个大老粗是不明白的。干脆让两人退下,有些饿的胡宗宪也回到后院,一边吃饭一边与颜钧等一起推演了。

  回到后院,从两位颜氏门徒那里印证了两位参将的话,就讲这个问题摆到台面了。

  这是一个不改变客观,只改变主观的话题,按道理这基本是儒学最拿手的手艺了。可惜四人推演了好一阵都没有结果。

  吃完饭了,抛开先前的沮丧,程雪颜先讲到“要不我们用逻辑法来推演一下呢,就用归纳法如何?”

  这一句话就让大家都来了兴趣,颜钧先问到:“如何归纳?”

  “也很简单,我们看看下面军士写给家人的书信就知道了,他们对什么描述更乐观,对什么描述更悲观不是一目了然吗”程雪颜立刻回应到。

  “这,这,君子”颜钧一听这种偷拆别人家书的缺德事,正常儒生可是不能干的。

  “没什么君子不为的,君子所为,但求问心无愧。就这样,我吩咐下去,马上就去书办那里统计”胡宗宪一句话打消了颜钧的顾虑。就等归纳的结果了。

  多谢多谢白莲教徒、鼠游萌、很爱很爱的推荐票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