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语言、思维与文明_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系统才得以完善。同时两者也不完全区隔,因为汉语里也有形声字这种表音系统。只是表音规则并不统一。

  但与表音文字能够将发音拆解为单一音标从而固定发音流变,保持文明积累不同。汉字字形的拆解更为困难。特别是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规律,导致汉字在字形上很难被拆分为统一的独立要素,并无法通过独立要素锁定汉字的字义。徐有知还不得不额外做了汉语语法的补充,不同的语法。句读同样会影响语义。

  搞笑的是旁边还批注了论语的千人千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就导致,汉字无法通过原子化拆解来锁定结构与功能。汉字注定了更适合直梳个人胸义,而不是天然地原始意义传承。要弥补这个缺陷就必须要有字书,更详尽的字书,更严格的汉字使用规范。然而这一点跟历来崇尚诗词歌赋的传统似乎是相悖的。唯一的好消息在于,大明不强调诗词。

  另外,就是利用本次注音讲汉字完善为表音表义相结合的语言,阴阳结合。从两个维度去锁定汉字所承载的字音、字义。

  不要担心语言变得单板。因为更适合传播的语言会囊括进更多的使用者与对象,更多的主客体关系必然能够丰富新汉语语言的内涵与外延,而不是仅仅把文字组合的形态、意境美作为唯一追求。文以载道,能承载更多道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而不是语言本身形态意境的华丽优美。

  当语言音义的标准化与语言主客体关系的丰富,思维的深度广度必然得道拓展。而当多数被拓展的思维相互交流,文明则得以发展。文明就是能够相互用某种语言交流,发生思维碰撞与融合的群体。屝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