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一十三章:清流中出了个叛徒_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天还没亮,张居正出偏门就被一个刁民模样的乞丐拦住了,好家伙,要不是五六个家丁一起上,还真架不住人。是个猛汉。

  但因为要去赶内阁的朝会,也只能让管家游七扣下人,等回来后仔细盘问了。

  这几天恶补西学有点荒废政务,于是乎早早来到值房的张居正,赶紧把前几天还没处理用印的公文赶紧盖章了。

  等了一会儿,内阁与各部尚书人到齐,才由于徐阶主持正式开始。

  严嵩由于之前请辞,还在家待着,躲苗头呢。

  “昨日晚间内阁收到的急递,杭州乡试的卷子,说是有考生增加了答题内容。司礼监直接转过来的,火漆都还在,大家看了后再议一议”徐阶还是一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样子,指着值房书桌上一大叠公务袋。

  说完,看大家毫无动作,又补了一句。“李春芳,你是礼部尚书,又兼内阁辅臣,你来当面开封吧”

  被架上前来的李春芳,只得上前应了一句“好的,阁老”

  就麻利地划开了捆绳,逐一打开了火漆的封签。

  “大家开始看吧,各自每看一份记下编号与评语”

  随着徐阁老的发话。李春芳的手下礼部侍郎王道赶紧抢上前来,抱起试卷袋逐一发放。

  古代科举可不流行打分,都是看评语,一般谁的评语越好,时候挑选时更容易被选中。而且评语还不固定。如果是单独的阅卷还好,自己可以通过固定的几个评语区分优劣,但现在是这么多卷王挤一起。如果自己评语太呆板就显不出水平。但如果不一样,如何体现差异,不影响最后的统计评比却是个问题。

  这哪里是在看考生,分明是在看着一大帮评阅人啊。

  虽然一个个心怀郁闷,但还是认真看下去了。

  幸好,成化开始,限制了八股字数,否则一个时辰根本看不完。

  “大家觉得如何”徐阶一边让李春芳去收集大家的评语,一边询问。

  “李大人,你是礼部尚书,你先说说吧”根本没给李春芳休息的时间,当场就问了。

  “首先,成化年后,科举只限制了八股的格式与字数,却并没有写是否可以在八股之外增减内容。其次,这些学子,特别是那个徐有麟的卷子,附录内容确实精彩详实,好多年没见多如此言之有物的内容了。最后,即使不考虑附录的内容,但凭八股,这些学子的内容也不逊色的”

  李春芳之前是从不表露态度的,只是这次杭州那边跟泰州学派实为互为犄角。自己虽然不是泰州学派的人物,但终究是泰州学派的老友了,这个时候,又不是违规干啥,实话实说,还是勉强可行的。

  对于科举考试的缺陷,李春芳自己考过科举又长期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自然也是门清。只是以前确实没想到好的办法罢了。

  新的附录,在结构上继承了八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