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蜕变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名数,已经超过了四百个海商团队,现在的情况是,于九月十六前,加入海联会的海商成员都想随编队出海探探运气。至于九月十六以后的入会者,只能排到来年春的第二次出海远行了。但就算这样,加上同行的人海员,总人数算下来,也将近万人!这还不算同时随行的数千海师成员!”

  如此大规模的集体出海行为,在大宋建国以来的航海历史上绝无仅有。兹事体大,连朝堂上的诸位相公,和大宋官家都有耳闻。

  可想到李贤今日下午的海运府闭门会议磋商中的要求,张业就愁苦了脸。

  “李家小郎是真的放的下心,竟让咱家全权督办处理此事!只是咱家的这些人手,中看不中用。且这些事也不能出现茬子,左右只能咱家亲自把关了!”

  张业心里苦不堪言,因为舶司府要承担本次出海的所有后勤保障和人员管理。要问为什么?谁让舶司府比之海运府成立了数年之久,就连人员,在八月的招聘之后,所在官吏亦比海运府多上不少。

  当然,最让人无奈的是,海运府的话,舶司府必须完全执行。

  阅览完最新上报的人数,张业最终确定下来,即趁夜把舶司府的主要官吏统统叫来,虽距离最终航行尚有两月,但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提前准备。

  海运府的灯火,同样照的周边的夜空明亮无比。

  下午为下属开了个会,又于晚饭后读了各地送来的信件,李贤这才难得有了独处的时间,用以休息,并写写家书。

  父亲李自明和兄长李志于各自任上都已经安定下来,下面要做的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出更多的政绩。无论是父亲还是兄长,年纪在大宋的整体官吏中,都处于绝对的上升阶段,只要稳扎稳打,未来在仕途上仍然大有可为。

  一个良好的履历,自能成为于朝堂上的重要凭证,甚至便于未来封侯拜相。

  琼州的工作之余,李贤自要为两个亲人出出主意,并于各自实际政务上,凭借这超前一千年的见识,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一来二去,家书就写到了深夜。

  即便夜深,李贤也没有选择睡去,而是拿出了罗飞从东京送来的另一封报告。

  里面详细记述了李家家眷奔向各自目的地的细节安排,嫂嫂苏玥带着一对侄子侄女自去黄州和将近一年未见的兄长见面,母亲打算一路同行,因琼州太远,打算在黄州看了大儿子后,就去扬州寻父亲,而崔莺莺亦要来琼州……

  古代的交通不便,于此体现的完完全全。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家眷出行的安全。

  他在琼州得罪了不少人,虽然上面有人帮忙压着担保,但不能完全保证有的人不会因泄愤而铤而走险。

  好在他于河西之事,就暗自让罗飞统领并训练的影卫,在面对此等事项之上,终于是能发挥实际效用!

  不难理解,随着他在朝中表现的越加亮眼,这种威胁就会越来越大,于自身和家人的保护更应注意。

  谁能想象得到,数年之前,他只想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小人物?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