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亮剑(五)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财加快修建宫观的另一种可能性。

  “准了!琼州之事,朕亦是收到了消息,在这件事上,必须慎重。李贤和张业均是可以完全信赖之人,交由此二人去督办此事,朕亦放心。

  等到琼州的事调查完毕,朕觉得应将所有参与者公之于众,以此告诫那些处在大宋边缘之地的臣子和乡绅商贾们,只要处于大宋的土地之上,身为大宋的臣民,就必须遵守宋统刑,任何人都没有违反并驾临之上的可能性!”

  王钦若、寇准、丁谓等这群掌有大宋除皇帝外,最大权利的人,听得这话,再感受到来自上方皇帝的压力,都有种心惊胆战之感。

  就算皇帝的视线注视在其他地方,放于朝廷内斗的注意力少些,甚至于下方的御史言官们,可以指着皇帝的鼻子去骂,但他依然是大宋皇帝!

  这个大宋百姓承认的大宋人的族长!

  东京城内的消息,如同一股风,吹过了开封,吹过了江南,吹过了关中……最终以最快的速度吹向了琼州。

  朝廷以任命海运使李贤和舶司使张业分为监察二使的消息传来时,正是第二次琼州宴即将召开的前夕。

  张业和上次一样负责琼州宴的召开事宜。

  当朝廷任命传来的当日,几乎所有人都懵了,这里面自然包括张业。

  “小郎,您说官家任命您和咱家为处置之人,到底有何用意?难道官家真是将琼州的这张大网拉的一干二净吗?”

  李贤已经搬到了新建的海运府衙,此地处于琼山府城外二里,与琼州最大的码头距离仅有二里路,前方即是笔直的大道。

  可能是朱家等琼州本地豪族的倒台,让海运府衙的建立过程非常迅速。

  前后不过花了八日。

  一个规整、面积不是很大、但功能齐全的府衙就出现在了城外的空地之上。

  要说这里面出力最大,当属于苏安生。

  因为地本来就是苏家于琼山的。

  原本李贤早就选好了海运府衙的建立之所,只因为苏家一直在内中使绊子,才导致事情一直没有谈妥。

  但于朱家等本地豪族倒台的次日,苏安生不知道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竟将这片地要了过来。最后亲自面见李贤,表示愿意将此地双手奉上,以报答寻子之恩。

  但李贤拒绝了,只同意按照市价赎买。

  其实在苏安生来面见他的那一刻,李贤即知道苏安生的心还是长在苏家。这个聪明人,也明白苏家想要渡过此劫,必须和李贤交好。即使之前已经选择了投诚,但苏安生自知还是不够。因为苏家和朱家一样,在琼州的这么多年,所犯之恶事只多不少。

  同时,李贤也没有打算把苏家逼得太紧。

  故而,在苏安生表明心迹之后,李贤再次选择接受了对方的“善意”,但也明着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苏家这些年所做恶事的主谋必须交出来,其他人他可以既往不咎。

  二是苏家的主事人必须换取,这人还必须是他苏安生自己。

  至于说苏家人内部会如何商议,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此外,李贤也不担心朝廷不会支持他在琼州后续的行动,因为只要皇帝同意了他的清缴策略,那就没有人敢于反对。

  现实证明,这一次的方向,他又选对了!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