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主要是乡试判卷子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判是有分寸的人,他那师弟也有才学,若文章不好又何必在福建应试?我如今倒有些遗憾咱们不能出帘巡场,不然就能亲眼看见他如何写出那细如悬丝的宋氏字了。”

  桓凌笑道:“前辈便是出了帘也看不着,因为那宋氏字不是写出来的,是用尖锥样的铁笔刻出来的。其起笔、顿笔之处都要多划几记,模仿出书法的笔致,练起来其实也颇费力。”

  也就是他师弟聪慧勤苦,才能弄出这全新的刻印法,还能刻出这么多精修精校、全无错讹的好书来。

  同考官们也有看过他那腊版刻印法的,有说那刻印法省力快捷,有说此法不必经工人之手,适合文士闺秀的,却也有人说这法子费眼,不合常用的……

  高编修听着他们说印书,便不由想起宫内正在建的藏书楼,悠悠叹了一声:“这刻书法若能速成便好了。叫大内匠人俱都学会此法,早日印出足以填充藏书楼的新书……”

  周王也好早日成亲。

  只要周王成了亲,他们便可上书请封太子,早定国本,圣上也再无推拖之理了!再不定国本,底下几个皇子年纪也大了,都在宫里养着,又是一样皇子的身份,只怕人心易乱……

  周给事也想到了这桩婚事,同样有些心乱。但抬眼看见桓凌,又觉着相较眼前被拖了近三年的未来王妃兄长,他们的焦虑又不算什么,真正焦虑的还该是他才对。

  他借着饭后更衣的机会将桓凌拉到无人处,低声安慰他:“今夏户部已批了建藏书楼的银子,我们辞别御前出京时,听说工部就要在皇后住的坤宁宫动宫了。可见当今……”

  当今皇后薨逝多年,坤宁宫虚悬已久,这藏书楼建在坤宁宫中,可见圣上已经把周王妃看作未来皇后了。

  他作为王妃的兄长,怕也没多久就能回京了。

  周给事隐晦地劝慰桓凌,桓凌却不似他想象中那么激动,只淡淡一笑,对他说:“多谢周大人关心,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不论来日如何,桓凌唯有尽臣节以报效而已。”

  他这么宠辱不惊,周给事先是有些惊讶,后来倒觉得欣喜。

  历来国戚在朝中都会有些权柄,他这样沉得住气的性格,却比那些仗着后妃之势骄人的外戚强得多了。兄长如此,想必妹妹也是温柔敦厚之人,周王立储甚或登基之后,前朝后宫想来都能安宁些。

  他拍了拍桓凌的肩膀,朗然一笑:“说得好,我等唯尽臣节而已。”

  等藏书楼建成之后,若圣上还迁延不肯令周王成亲,他就要联络敢舍身的同僚去跪宫门,求圣上兑现诺言!

  他慷慨地想着家国大事,桓凌心里却唯有眼下这场考试而已。等到下午未末申初,终于有誊抄好的朱卷送进来,一共五份,其中正有一份春秋房的卷子。五房同考官分了卷子,各归判卷房,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