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第 190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曲子唱的竟是边塞军旅之事!

  周王霎时间便忆起了前数月间在九边军镇中所见所感,汗毛都要乍起来了,一身热血也随着曲声沸腾。车外扑面的寒风打在脸上似乎也化作了莞弱的春风,吹不散他心头热火,反倒让他精神一振,大步向台前走去。

  一句“男儿当立精忠志,誓报皇恩尽义节”顺风吹入耳中,接下来台上少年人忽然解下腰带,脱了外衫,露出一身肉……

  肉色的针织衫。

  紧紧贴身,看着像是赤精着身子一般。

  戏台右侧门帘挑开,门后走进来一名青衫乌发,头上插满光闪闪各色宝石簪插的女子,手捧一盘笔墨,上前来跪着奉给老妇,声音清朗高亢,念着“母亲高义”,“教夫郎尽忠报国”的道白。

  周王猜到这故事中人的身份,心中兴趣反而更浓,振眉笑道:“这便是汉中百姓爱看的戏?好!百姓皆知精忠报国,我大郑边境何愁不靖,天下何愁不宁!”

  他的声音并不小,身边众臣与侍卫都听得清清楚楚,回身肃容附和着他。数十人一道回话,声音自然宏亮,然而这片声音却也没传出多远,便被淹没在一片喝彩声中。

  台上的“岳母”提笔在“岳飞”背上写下“精忠报国”四字,便代表了刺字之举、台下欢呼喝彩,掌声不断,千百人的声音汇成一道奔雷,回荡着同样的“精忠报国”。

  直到台上的岳母写完这四个字,与儿子再度对唱起来,那雷动的呼声才在唱词中嘎然而止。

  他们一行人也在戏台前寻着座位,安顿下来听戏。

  随行来的一名户部员外郎何琏感叹着:“想不到民间也有这样的好戏,人物鲜明,身段儿动人,逼真是个深明大义的岳母在台上,教儿精忠报国。连我听了都有些意动,想到汉中、不,想投笔从戎,做个鄂王般的名将了。”

  桓凌点了点头,含笑应道:“这便是宋贤弟排这戏的用意了。”

  宋时朝他挑了挑眉,唇角微勾,却对着何大人自谦了一句:“何兄谬赞,这都是汉中府县两学的教官们改编的,文字粗疏,其实比不上京里的戏好。”

  周王听着他们客套来客套去的,心中忽然灵光一闪,问道:“我大郑近年来屡遭达虏犯边,宋先生带着学生听这岳王杂剧,莫不就是为了为朝廷培养知兵敢战之将?”

  宋时被他的思路震动了一下,不敢生受周王的夸奖,虚心解释道:“下官……叫学校教官们编这出戏,又点了本府伎女、乐户到乡间四处搬演,其实倒是想让百姓们受岳王鼓励,多生精忠报国之心,愿意投身军旅……”

  身后座席间那一阵阵连绵不息的掌声,便是百姓们羡慕宋朝有岳飞带兵平金,盼望他们大郑也出个民族英雄的呼声。既恨虏寇狠毒,复憾边军不能战,那些血性男儿,说不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