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节 老罗的仁心_千年军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了一系列的善后琐事给奥尔基忙碌,罗开先这个将主也并没有得到空闲。

  先不说俘虏的一众山匪需要他去看一眼,看看是否有值得招揽的人才,即使营救出来的人质之类也需要他来出面安抚一下,好事做了总要让人知道是谁做的——这对未来收拢人心是有说不清的好处的,罗开先对此可算是用心良苦。

  罗某人率队远程归来,表面看来为的是让十数万人安身立命,更多的还是他当初远在东非时心底隐隐地初衷——尽可能大的影响或说改变东方族系的未来命运。而初来乍到的他还有身边的所有人,会给东方的同族带来什么印象?

  凶横强大?富贵奢侈?还是冷峻排外?

  凶横强大固然会免了东行众的危险,但同时更会让人排斥。富贵奢侈会让聚拢大部仰慕财富的人,但这样聚拢的人心却只是沙滩上的泥土,没有凝聚力经不起风波。冷峻排外固然可以保证自己队伍人心的纯洁,但那又与停留在中亚有何区别?

  所以,罗开先选择的是手持利刃,胸怀仁心。

  利刃防己身,杀外贼;仁心定规则,收民意。利刃自是从雅典开始就在不断打造的部众们,到如今在罗开先看来已算是可堪一用,仁心则存乎罗开先心底,源自后世的精神理念,却不可诉诸于话语。之前,他给东归众定制行进准则,譬如饮水净身类的日常琐事,是仁心;如今,对山匪毫不留情重刀屠戮,拯救被扣旁人,同样是仁心。

  子贡赎人拒绝赎金赔偿固然是美德,却与世事无益,子路受牛看似贪人钱财,却可激人向善。两相对比,罗开先自然选择扬己名,因为那不但可以鼓励世人为善,同时也会传扬己方救人苦难的美名,对日后招揽河西民心大有益处。

  所以,说是罗某人深谋远虑也好,另辟蹊径也罢,如果不想与赵宋之间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那么最有效的法子就是与赵宋皇室争夺人心。而且趁着现在河西一地的民心还没有尽归赵宋,他更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误。

  于是,在处置了一众山匪俘虏之后,他跟着亲卫们跑了一次山匪的老巢,瞒过外人的视线,把被拆分好的战利品收起来,他命人把被山匪关押在石窟内的“肉票”和囚徒放了出来,这些人,男女老幼都有……说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都已经是溢美之词,很多人手脚生了冻疮,还有被殴打的伤痕,更是因为太久没有饱食而变得瘦骨嶙峋,听着他们混杂着恐惧的感激话语——这些话语自不必细述,罗某人指挥着医护兵给他们简单的处理了伤口,并毫不心疼地从剩余战利品中拿出毛毯或兽皮把他们包裹起来。

  然后就地取材制成担架之类的物事,挑些老实点的俘虏驱赶着毛驴把这些人或抬或架到山路上,之后,才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