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节 回归东土的办法(下)_千年军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罗有些笑意的看着这个从进了帐篷就很镇静自若的长老,他这会儿张大嘴巴的表情好像可以吞下一只鹅蛋。

  羊皮纸上面画的是老罗设想中的一种载具,或许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东西。顶部设计用羊皮缝制的底端开口的大球,下面设置一个加热空气的东西,没错,就是热气球的原理,但是因为燃料的关系,可能做不到升空,没关系,反正恰好不需要这东西升到高处,用绳索挂住一个木质的类似围栏床的东西用来载人,前面弄出一个驾辕,调节好配重,反正这玩意儿只要离开地面一米高,只要两匹驽马,就足够拉动这个没了重量的东西。

  至于用途,当然是为了搭载那些老弱妇孺,估计即使本地年纪最老的李家长老也不会再有行路的顾虑。

  用手压住图纸,老罗开始比比划划的给有些呆滞的杜讷长老解说这个东西的用途,还有制作的要求,在老罗看来这玩意儿还真没什么难的,不需要升空太高,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制作材料的难度,或许制作起来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有技巧的人力,但这个对于工匠营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唯一有一点难度的是燃料的获取和安置,恰好目前所在的地方就是巴库,这里可是一个最早开发的石油产地,没有后世方便制备的甲烷丁烷之类,暂时用石油来尝试一下也不错。虽然简陋了点,估计够用了,至于改进什么的,看将来的需要吧。

  嗯,还有一点问题,防火和安全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人员培训了。

  老杜的脑袋有些乱,这个罗开先说的制作要求还有材料的选用,他都明白,但是这个东西,他完全没有想法,即使他是做了一辈子的金工和木工,但是能飘起来,他根本无法相信,“三郎,这个东西能飘起来?不用轮子?”

  “杜老,见识过孔明灯吧?”老罗没法解释热气球的原理,只好用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听说过,书中有记载公输家有这样的技艺,但是从来没有见识过。”老杜现在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了,因为他真的不懂。

  老罗在心里感叹工匠营或许现在还不错,但是他们的知识短缺的也很厉害,或许是因为多年停留在这里人员损失造成的,或许是很多匠人都喜欢留一手,才造成了工艺缺失吧。他抽出一张空白的羊皮纸,找了一只炭笔,在上面一边画一边讲解给杜讷听,都说完了他才做了一个总结,“这玩意就这么简单,用毛纸和秸秆做外罩,里面放半截蜡烛就可以,杜老回去家里尽可以做一个试试看。”

  “就这么简单?”老杜有些半信半疑。

  “没错,然后说这个车子,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的孔明灯。”老罗也没多做解释,等这个执拗的老杜头回家试试孔明灯就明白了。

  “这个车子……定个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