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章_谢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武帝年间就罢黜了不少列侯。这些旧家,有不少如今生活困顿,无人祭祀,境遇颇为凄凉。皇帝正可施恩,全仁义之名。

  此事有两个好处,一是去岁太后之事,多少使人以为陛下寡恩,二来旧家之中有不少可用之人,若在陛下手中起复,必然一心一意为陛下效力。

  这是培植心腹的好时机。刘藻没有不应的道理。

  “三位爱卿斟酌去办,先拟一名录来。”高祖年间的列侯皆是与汉家有大功的,自是要格外厚遇,其余也有不少旧家干系颇重,譬如卫家,也要格外厚待。

  三人齐声答应,又谈论起有哪些人家来。

  刘藻也认真听着,斟酌合心意的人选。

  “昨日谢相赴卫氏门庭,吾闻长平烈侯次子与三子颇具才干,且素无劣迹,可复其家。”李闻说道。

  长平烈侯便是卫青,烈是他的谥号。卫氏烈火烹油之时,一门五侯,膝下三子皆封了侯。后三子先后因阑入失侯。长子卷入巫蛊之祸而亡,次子与三子皆还在世,在朝中做着小官,却早无当年的权势,困顿拮据,很是潦倒。此次复家,以陛下与卫氏之亲缘,二人必有一人复为列侯。

  刘藻的注意全在“昨日谢相赴卫氏门庭”一句上。

  原来昨日,谢相是往卫宅赴宴去了。联系今日之事,可知是为卫氏提前造势。

  刘藻不动声色,眉心却稍稍地舒展开。

  谢漪今日话格外少,几乎不曾开口。刘藻又疑惑起来,此事是谢相起头,又事关卫氏,她该格外上心才是,为何却不开口?

  刘藻想着,目光却克制了,未曾朝她看去,只望着李闻,似乎专心听他呈禀。

  待李闻说完了,谢漪便道:“旧家颇多,臣去令人整理出名录来。”

  这是告退之语。李闻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刘藻留意到了,便知他们来前应当商议过,谢相应当还有事要禀,只是不知怎么,又不禀了。

  刘藻不好发问,只得看着他们退下。只是方才舒缓些的心情,复又揪紧。

  外祖母的话语在她脑海中回旋了一遍又一遍。

  谢相迟早是会有姻缘之事的。总不能让她当真孤苦一生。刘藻不禁就想,谢相喜欢什么样儿的。

  应当是男子,岁数与她相衬,得稳重些,能为她遮风挡雨,能让她在世事纷扰中稍作歇息。

  总之必是与她截然不同的。总之不会是她。谢相说过对她从无男女之情。她也答应了放下,再不强求。

  太阳穴处跳了两下,疼得似针扎一般。刘藻抬手揉了揉,却无多少效果。她低眸看到案上谢漪的奏疏,翻了开来,看着上头的字迹,心又有了依靠。

  她将心事藏得很好,不显露人前,不多看谢漪一眼,连独处都竭力避免了。连日日侍奉在她身前的胡敖都瞒过了。

  然而谢漪却都知道。她知她的克制,她的避让,与她心中一日深过一日的情意。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