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搞房产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啊,你没算过,盖房子利润太高了,按照现在的建材价格,每平米的建安成本才六七百,卖掉后能几倍赚回来。

  咱们东华搞房地产,肯定依法依规,不偷工减料,为啥放着钱不赚?”

  “哈哈,我怎么就没算过呢?”陈立东继续笑着说,“我只是担心房地产行业的水太深,拿地、审批、验收,层层闯关,你要不搞潜规则,你就争不过人家,要是搞呢,就让人将把柄抓在手里。”

  陈立民不忿地说:“能有啥把柄?”

  “大哥啊,你也知道,咱们东华跟政府打交道很少跪着求人。

  因为我们在各地投资是办实业,真金白银去给地方做贡献。

  而如果搞房地产就是两回事了。找人审批要送手续费吧,哪个部门不打点你能盖到章?”

  陈立东将一瓶赋能水递过去,继续说:“拿到地搞建设,你也不能将好处独占,必须分润下去。工程要分包出去,建材供应也要用当地的,要是啥都揽圈下来,就是破坏规矩。

  这么一弄,能有多少良心在里边?”

  陈立民一听也是,只好说:“行吧,听你的。”

  陈立东哈哈笑着说:“你别着急,我们准备跟碧桂地产合作,在索亚建一座城市,估计年底前方案能定稿。到时候,你要带队到索亚去玩一票大的。”

  陈立东坚持不在国内搞房地产开发,但不等于不盖房子。

  罗浩接到他的授意,被派出去与各地政府商洽,核心目的也是要地,不过拿到地不是搞商业开发,而是建设东华自己的办公、研发机构,同时建设一批员工家属楼。

  与此同时,东华也在斥资在各地买入地产,花个亿从吴俊手里拿烂尾楼的就是丽丝,丽丝准备将它作为隆兴银行的南方据点。

  还有,以孙慧娟为首的“东华炒房团”也在行动,孙慧娟最开始的目的是买楼开宾馆,后来就演变成买底商、买楼盘,然后王桂清、孙婕也加入其中。

  东华老板娘们的行动当然瞒不过下边的员工。

  这些年东华的员工薪酬待遇一直领跑企业界,1999年华夏《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后,东华率先响应,为所有在册员工开办了账户。

  东华还有一项福利,3年以上的老员工,都能从隆兴银行获得5万元的消费贷,买房、买车、买家电都行,获得这笔贷款几乎没有其它条件,抵押物就是房子、车子或家电。

  贷款生效后只要分期还款付息就行,以东华的高工资,一个月偿还500多块钱的本息还真算不上多大负担。

  东华内部论坛里早就有人说,公积金、消费贷,不用白不用,不用对不起老板。

  一般来说,东华的普通员工只会在本地买房置业,于是东华各个公司会去与当地房地产开发商沟通,拿到适当优惠的团购价。

  而东华中层以上的干部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