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六章 滨海风波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到2001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8亿元。

  早在1998年,康达纸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俊怀就在着手对康达纸业进行产权改革。

  但这时的康达纸业集团固定资产已经超过10个亿,以陈俊怀等人的身份和身家不可能取得康达纸业的控股权。

  陈俊怀跟这时很多国企负责人一样,选择了一个曲线道路。

  他和康达纸业集团联合企业的几位负责人合作,出资在南方设立了一家鑫源商贸公司,由鑫源商贸销售康达纸业的产品,将产品的利润空间让渡给鑫源商贸。

  即使这样,他们也攒不够个人出资控股康达纸业的钱,于是他们还采取了两种手段:

  一是以产品质量瑕疵的名义,黑掉康达纸业货款。二是由康达纸业做担保,帮助鑫源商贸从银行进行贷款。

  康达集团这些人的做法,类似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的MBO,英文名字是ManagementBuy-Outs,翻译过来就是“管理者收购”的意思。

  MBO的主要目的是管理者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公司高层人员以高负债进行融资,从而买断相关公司的股权,使公司变为其私人所有,以达到管理层控制、重组公司的目的。

  总之,陈俊怀等人弄了三年终于攒够本钱,准备由鑫源商贸出手,收购康达纸业的资产。

  没想到,纸包不住火,谋定了的“好事”翻了车。

  陈俊怀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法,被人给举报了。

  举报人就是孙集镇造纸厂的郑勇书,郑勇书在10年前担任孙集镇造纸厂的生产办主任,刘庆华主政孙集镇时,被提拔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

  这几年镇造纸厂的书记、厂长或被调到县经委任职,或者担任了副镇长,郑勇书如老黄牛一般,兢兢业业管理生产。

  赵向辉主政孙集镇期间,按照“市场导向”原则,提拔了管销售的李兴业任造纸厂厂长。

  李兴业年轻气盛,担任过销售科长,驻鹏城办事处经理。

  成立康达纸业集团后,李兴业成为康达纸业集团的副总,并管理孙集镇造纸厂的事务。

  陈俊怀模仿国外MBO的做法,多数源于李兴业出的点子。

  当陈俊怀做通县领导的工作,提交了康达纸业集团“国退民进”改制方案后,郑勇书马上以实名举报的方式,将陈俊怀等人的作法告到了县纪委。

  经过调查,陈俊怀等人的问题很快被查实,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

  而县里有关领导,在这件事上就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政治上丢了分,不得不离开滨海县。

  在市妇联任职的温晓宇便接到了陆建章的电话,请她去市委陆建章的办公室谈话。

  见了面,陆建章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说:“晓宇你也修养了几年时间,该挑挑担子了。”

  温晓宇笑着说:“书记,我孩子还小,再饶我两年呗?”

  陆建章板着脸说:“你家那个都要上幼儿园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我准备让你去滨海县任职,你准备准备吧。”

  温晓宇迟疑地说:“滨海县?我......行吗?”

  陆建章说:“我向省里建议,由你挂市委常委,到滨海县任书记。这几天省里来人谈话,你先备备课,特别是要研究一下滨海县后续的工作。”

  温晓宇听完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书记。”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