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5章 三千件珍宝,毁于一旦!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成氧化,瞬间会是那些纸张的文献资料,直接化作灰烬。

  其中有关考古,导致大量珍贵文献资料被毁,造成不可被逆转的重大损失,最有名的而一次,当属对定陵的考古发掘。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墓,这位皇帝的贡献,比起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仁宣之治的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相差甚远。

  但是,这位万历皇帝在历史上的名气,即便是比起这几位,也不会相差太多。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这位皇帝开创了明朝、乃至是九州整个封建王朝的先河,在位期间有着长达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

  可即便如此,在这三十年间,也没有宦官乱整、没有文臣集团总览朝纲,万历皇帝依旧牢牢把握着政权,这才是万历皇帝,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关键点。

  张居正去世前,万历皇帝由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大大提高了国民收入。但是贪婪的万历皇帝,并未将这些赋税收进国库,而是全都纳入了自己的私库。再加上抄家所得,万历皇帝的私人资产之庞大,可想而知。

  这些宝贝,在万历皇帝死后,都被带入了陪葬的定陵,而且皇帝的帝陵陪葬,除了这些能够代表当时工艺艺术之美的器物外,还会有这个时期大量的文献资料。

  若是能够对定陵进行考古发掘,凭借这些帝王的陪葬品,对于考古了解万历皇帝、以及整个明王朝、乃至是在万历年之前整个九州的封建王朝,都有着十分甚远的意义。

  对于九州的考古研究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让全世界,都更好的认识九州、了解九州,达到弘扬九州文化的目地。

  然而这样的考古,却因为一个人,造成了无法被挽回的重大损失!

  郭沫若!

  作为九州历史上,有名的大文豪,这个名字几乎每一个九州人,都耳读目染。

  他本人,也确实对九州的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主张成立了九州科学技术大学,奠定了九州的科技大学基础,为九州日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不可或缺的人才。

  另外在那个百废待兴的九州,郭沫若先生更是引导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其所创作的历史剧,更是成为那个精神文明贫瘠年代,经久不衰的艺术大作。

  但是……

  却因为他的另外一个喜欢考古的嗜好、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在没有充足的技术准备下,就贸然对定陵进行考古发掘。

  作为主导定陵考古的郭沫若,对于文物的保护极为无知,就连最基本的考古开发文物,应以保护为主,面世为次的基本原则,都不遵守。

  其实在郭沫若主导对定陵的考古研究时,曾经被很多考古学家拒绝,然而一意孤行的郭沫若,对此置若罔闻。

  特别是在进行一年多的开发,都没有任何显著性成果后,做出用炸弹炸开定陵的决定,更是愚蠢至极。

  最终导致,三千件珍宝,毁于一旦!

  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化为灰烬的珍贵文献资料!

  这是九州考古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一次损失,没有之一!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