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1章 和珅的怀表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岁月,见证了清朝动鼎盛到衰亡的风雨岁月。

  恭王府由乾隆皇帝宠臣和珅,历时五年时间,花费无数金银珠宝修建而成。

  后来咸丰皇帝将它赐给亲弟弟恭亲王奕言字旁斤字,由此得名。

  第一任主人和珅,第二任主人永璘,第三人主人恭亲王奕昕,第四任主人西什库教堂。

  1921年蒲伟将恭王府部分府邸,抵押给了京都城天主教会的西什库教堂,价格为八万银元,后经过十年的利滚利,变成了二十万银元,穷困潦倒的蒲伟换不起,于是就把整个恭王府转给了西什库教堂。

  1932年京都城辅仁大学通过教会的关系,以108根金条件恭王府赎买,1937年蒲伟的俄日地溥儒又以十万银元,将恭王府花园卖给辅仁大学。之后,恭王府向后为艺术师范学院,九州音乐学院及艺术研究学院等。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之后,恭亲王奕昕之孙蒲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妄图复辟清室,为筹措经费,蒲伟决定将恭亲王府的收藏全部出售以充军饷,得到消息的山中商会会长山中定次郎买下了恭王府除书画外的青铜器、玉器、翡翠、陶瓷灯几乎全部收藏。

  具体的名目和交易数额,连《山中定次郎传》中也是欲言又止,只是含糊地写道:“数额不少于十万活二十万。”

  这次交易奠定了山中次郎成为世界级大古董商的基础,曾感慨:“无论哪个商人,这是一生不会再有的事情。”

  至于恭王府被买走的珍宝,根据记载,买下了99件青铜器,134件陶瓷器,244件玉器,还有无数的翡翠家具,总计两千余件宝物。

  次年山中定次郎在纽约和伦敦,分别举行了恭亲王宝物专场拍卖。

  不过山中定次郎,最后也落得个,辛辛苦苦大半生,全给他人做了嫁衣的下场。倭国二战失败后,米利坚将山中定次郎的财产,作为敌对财产充公。

  “什么,竟然是和珅的怀表!”

  这名倭国人的脸色更难看了,和珅的名头真的是太大太大了,别说是九州人,但凡了解九州历史的,都会对这个九州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巨贪,十分了解。

  根据记载,嘉庆帝抄家和珅的时候,仅是白银就抄得八亿两,按照清朝银价和九州币兑换的价值,一两约等于一百五到二百二十元左右,换算下来就是一千两百亿到一千七百六十一左右,算得上是那个时期世界一等一的首富了。

  《清史演绎》第四十三回中记载:乾隆皇帝宠臣和珅被查抄时,11件满绿翡翠翎管,835个各色翡翠翎管,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一米以上珊瑚树11支,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大小字画一百七十七张,其中还有赵孟頫的巅峰之作《千字文》。

  以和珅如此的收藏,能够被和珅看上的,必然是一等一的至宝,不然根本入不了和珅的法眼,甚至还既有可能,在九州国内属于永远不得出境的那种。

  然而就在刚刚,他却错失至宝,将这么一件珍贵的宝贝,连同盒子以一千块的价格卖出!

  亏大发了!

  亏出翔!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