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1章 颜规,汉史书唯一的玉雕名家_捡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董玉器分为两种,高古玉和古玉。

  通常所说的古玉,一般是指汉代之后的玉器,而在汉代之前的玉器,现在则被称为高古玉。

  这是一块佩戴在腰间的玉佩,是一件螭龙玉佩,采用双面玉雕工艺,正反面螭龙形态相同,龙体呈现出s形蜿蜒爬行状。

  龙头外转,直鼻、平嘴、鼓睛,头顶中间有长角分叉,背脊以细阴线刻画,两侧饰有纹路,中央有穿孔。

  选材之上等,造型之精致,雕工之精湛,堪称完美,当世之中,恐怕也就仅仅只是逊色于子冈玉。

  汉朝时期的玉雕,真正达到了一个巅峰,“汉八刀”,“游毛细雕”,”“金镂玉衣”等等这些,时至今日,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纵观汉朝之前,再到汉朝结束的一千八百余年之间,也就仅仅只是在明朝的时候,诞生过一个陆子冈,其所雕刻的子冈玉,超过了汉朝时期的玉雕。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但其实翻阅历史,会发现九州的封建王朝期间,能够在古籍上留下姓名的玉雕大师,寥寥无几,好似除了被人们熟知的陆子冈之外,就再也没有被人熟知的玉雕名家了。

  但事实上,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诞生过很多玉雕名家,只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大部分都被泯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除了有玉雕作品流传下来,并无个人事迹被记载。

  九州古代,最早的管玉机构,则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天官“玉府”和春官“典瑞”。

  根据典籍《考工记》记载,西周有六大手工业,三十多个工种,其中有“刮磨之工”,也即是所谓的雕工,玉雕名列刀工的一种。

  其中“玉府”是九州有记载的,最早的制玉机构,负责管理礼仪玉、丧葬玉、服饰玉和符节玉等,“典瑞”则主要负责王公大臣们,所执的瑞玉及礼玉的保管用和发放。

  这个时期的制玉工匠,基本都是地位低下的努力,当然不可能青史留名。

  即便是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玉器发展达到一个巅峰的时代,出现了史料记载可换十五座城池的和氏璧,也依旧没有玉雕名家的记载,仅仅只是留下了和氏璧的传说罢了。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九州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后,才开始出现了,真正有记载的玉雕大师,但也仅仅只有两位,孙寿和烈裔。

  而后的汉朝时期,治玉用玉乃至玉文化,都飙升到了一个新巅峰,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资深收藏家和世界级博物馆,都有收藏汉玉。

  到了这个年代,玉雕大师应该是人才辈出才对,不然也不可能,让汉玉在九州的玉器历史上,留下那般浓重的一笔,然而有史可考的却只有一位颜规。

  到了隋朝的时候,也就仅仅只有《隋书》当中记载的何通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