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8章 书记的江东蓝_宦海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地方竞争又成为华夏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在事实上,地方竞争不仅与财政分权有关,也与多数地方官员的责任感、事业心有关。萧宸所认识的地方官员从省级领导到县级干部都很多,其中大部分在萧宸看来,责任感和事业心大都还算比较强,而他们的责任心也并非都与升迁的压力有关。有些地方领导即将退居二线,仍然雄心勃勃地想干几件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大事,譬如彭城前市委书记、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志立就是其中代表。

  地区竞争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同质化,萧宸认为这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不同市场主体进入相同投资领域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地区竞争还表现为施政口号上的同质化,这一点似乎是新表现。譬如,**后,地方领导普遍强调“解放思想”这个词汇,已知的使用这个词汇频率较高的地方领导除了萧宸本人之外,就有东方市委书记余争胜、岭南省委书记王海阔、东川市委书记侯东往、宁徽省委书记王瑾善、燕北省委书记彭程(原潇南省委书记,游靖接任潇南省委书记后调任燕北省委书记)、天涯省委书记陈留伟、内门g自治区党委书记徐伟柏、江南省委书记李正锋等等。当然,各地区领导所说解放思想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有的着重点在加快发展速度,有的着重点在加快结构升级,但解放思想四字在各地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可以预见,地区之间的竞争在若干年内仍将是华夏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地区分工的深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增强将加大地区竞争的力度,丰富地区竞争的形式和内容。

  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合作成为华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另一条主线。这一点,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及其周边省份合作的活跃程度就可以感觉到。泛珠三角经济区居然“泛”出个9+2,相关省区如果没有高度的合作热情是无法解释的。地区之间日益密切的合作表现出地方官员的施政理性。临京滨海新区的强势崛起,成渝及江城、星槠伟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必将为今后的地区合作增加热度。

  在萧宸看来,华夏的地区竞合是以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的。从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主要指标看,华夏地区之间的差距甚至大于华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总体上看,华夏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完全实现工业化进程可能需要到2021年前后。2005年,东部10省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中部和西部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长三角、珠三角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环渤海地区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