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赚钱的机会来了_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设备的总体性能上升一个台阶。最终通过计算,这样的操作下,节约的价值将达上百亿卢布。看到这个数字,负责人也不淡定了,这个数字太惊人了,在经过反复核算无误后,负责人也是赶忙将结果上报。

  没过多久,就得到了批复,组织专家组,亲自到现场去验证,如果是真的,在代价合适的情况下,尽快将改造技术带回国内。其实李昭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工厂将淘汰这型设备的申请交了上来,就是因为牵扯的金额很大,所以一直没有批准,现在有了好的方法,这些人当然欣喜了。

  虽然这样很多人很难捞到钱了,但那也要能批准才行啊,现在明显是没有钱批准的。因为有太多的军事设施、设备需要制造了,每年海军的投入都达到了两百亿卢布以上,哪里还有钱大面积的更换设备?那可是上百亿卢布的事情。

  时间仅仅过去了两天,一队大毛的考察人员就来到了轧钢厂,这时组长赫然在列。这一次李昭成了主角,一行人到了钳工车间,都看了改造好的设备,在征得同意后,大毛的专家一一对设备进行了测试,结果当然是令他们震惊的。

  无论是噪音,还是震动,这款设备都有明显降低,同时精度也达到了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程度,要知道这可是一款相当落后的设备,他们已经准备淘汰了。

  这时李昭也适时介绍道:“我原本只想将设备的精度设定在二十微米的程度,但我们车间的高级工程师们,用他们的双手,将我设计的零件公差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惊人的一微米,在经过精心的调校之后,最终这台设备的可靠精度达到了惊人的两微米,而在这些高级工程师的手里,甚至可以达到一微米。”

  说着李昭将车间的几位八级工介绍给这群大毛的专家,这些人也是肃然起敬,一一和他们握手,要知道,手工达到一微米的精度,这些大毛的专家也没哪个敢说自己能做到,这绝对是人类的壮举,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可以说不是人了。

  李昭是搞机加工出身的,他都只听过有人能打磨到两微米的精度,但车间这几位,愣是达到了一微米,这几乎都是不能重复的操作。李昭当时知道达到这个精度都是震惊的,更何况这群大毛的专家了,他们最多见过能达到五微米的。这群人里就有几位达到这个级别的,他们怎么可能不对车间这几位尊敬?

  在确认了机床的整体情况后,这些专家也都给了自己上司肯定的答复,因为事实就摆在这里,这个影响巨大的改造方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完全没有一点虚假。他们这些人都对设备进行了评估,这台设备绝对达到了他们国内的一流水准,而达到轧钢厂的改造精度,对他们来说困难,但并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