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2章 点映(1)_影帝偏要住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

  这是一个很完备的作品,剧本就是曹老爷子的原著打底,改动了人设但没有大改,基调都还在。故事也是一个好故事,不像有些大导演要玩什么意识流,打从一开始薄言就告诉你,他是在给你讲故事,从故事里能流淌出细节来。

  初看过,又是久别重逢,物是人非,身世浮沉的感情悲剧。但等看完再一回想,随便想到里面的什么场景,好像都能咂摸出味道来。尤其加了彩蛋,原本必死的女主后来貌似又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薄言说了那番话以后,下面的讨论倒是激烈起来,比如有问他:“为什么要修改人设?”

  虽然他也承认,把男女主的感情改的更深刻纯洁了之后,确实爱情的分量占得更重,也更刺激眼球,最后两人分开的时候,也更刺激眼球。

  薄言回答:“一点艺术创作而已。如果一字一句都照搬原书,那跟看话剧也没什么区别。”

  有的人批评他思想性不高,虽然有原创情节,但说来说去又是爱情,显得格调低了。虽然运镜有新意,但整部影片没有让人特别印象深刻的思想。或者说,那些思想都是曹禺的,原书的,不是他的。

  薄言笑:“我肯定是不能与曹先生比的。我承认加大了爱情戏,做了一些修改,是为了商业方面的取舍,希望不要抢走原本的基调。”

  有些人提出他故事里节奏上的一些不合适的地方,虽然做了一点的修改,但前半小时节奏略冗长,毕竟是话剧改编的。

  薄言这点虚心点头:“确实如此,这个地方我也需要再加强一点节奏感。”

  他前期确实在铺垫,前三十分钟交代所有出场人物的背景和故事的缘起,从三十分钟后,所有人汇集到一处,然后一点点的增加爆点,到最后半小时,各大人物的命运推向高潮。前期确实略慢了些。

  还有些敏感的影评人注意到里面的镜头,光影和色彩,最简单也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女主角心情不同,屋子里放的花和穿的衣服不一样。

  薄言也老实点头:“原书写的时候,有些情节除了对话,很多人的心情和境遇无法直观的呈现。我让女主换上不同的衣服,确实为了表达她的心情。但现在看起来——略有点画蛇添足了。”

  薄言说“画蛇添足”,是说夏思雨演的……实在太好了。

  前几天放出的预告里,有部分夏思雨穿旗袍的样子,但基本没有配合情节,只有一两个简单的镜头,虽然已经足够惊艳,但配上情节来看,简直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她整个人十分服帖的生活在那个老房子里,她周遭的用品,陈设,服装,她整个人的呼吸,仿佛都和那栋老楼融合在一起。

  她就像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灿烂,鲜活,又腐朽。

  就像张爱玲说的,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

  一开始,影评人没有点评夏思雨,是因为薄言没让他们夸,只是要求他们多多的提意见。

  请收藏:https://m.bqgrar.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